武汉不缺人才缺的是政策,武汉缺人才吗

人才政策
2024 05-02 16:17:2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武汉不缺人才缺的是政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武汉不缺人才缺的是政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武汉引进人才购房补贴政策?

这种政策多半是屁股决定脑袋想法。看看现实吧:

武汉不缺人才缺的是政策,武汉缺人才吗

1.高中,大专,自考,成人,普通本科就不是属于人才吗?这些人学历低,在各行各业工作经验丰富,这是真正的实用性人才。他们有补贴吗?补贴平等吗?为什么没有?

2.靠金钱吸引来的高学历人才能长远吗?其它地区,其它国家补贴更多,人才不走吗?为钱了当然可以为钱走,干一半就走还有多少人才来可以接手?人才不是大白菜。爱因斯坦去美国不是因为钱,白求恩来中国也不是因为钱💰。他们是被那个国家,那个城市魅力所吸引来的。

3.需要创新,之主知识产权等等条件。这是交换,不是吸引。任何新事物取得都需要经过长年累月诞生的。不是先天就有或轻而易举就出现的。想要这么多人才,有这么多要求,中国每个城市都是如此,这样所谓人才从哪来?创新发展东西从哪来?简直是痴人说梦。

作为武汉人,对武汉近年来的发展有哪些建议呢?

因为每年都会外出观光,作为武汉人,的确希望她越变越好。武汉最美的季节,当属春秋两季,为了发展武汉旅游业,我觉得在建的项目,特别是建房子,最好用高高的围墙围起来施工,垃圾车晚上出来拖,用封闭车以免撒落;至于影响出行的道路建设,最好安排在人流出行少的时候,以免引起拥堵。当然,以上几点近几年有所好转。

再说说武汉景区的宣传与配套。大东湖壮美的自然风光一天游下来挺难的,除了传统的湖中路旅游车线路外,其它的几个景区都没有,包括新增的秀丽风光线路,仅只能骑自行车或徒步。可组织专家设计合理的几日游线路路,配齐相应的观光车。让养在深闺的大东湖将美色秀出来。

另外,武汉三镇乃至周边的旅游景点,政府对外省未作系统或重点推介。如大学城风景(武大的樱花、光谷步行街大学生的生活等)、寺庙文化及建筑(归元禅寺、古德寺、长春观等)、黄鹤楼公园、首义之城(首义广场及相关纪念馆)、黄陂区八景等等。不是没有美景,而是系统推介力度很不够,每次看到也是零打细敲的,应请专人策划线路,培训景点导游进行讲解,将武汉旅游业的蛋糕做大做强。接触到的外地人,往往觉得武汉没有什么可玩或不知道有哪些地方好玩,一般仅停留三两天,其实说明我们的推广工作缺乏,导致外人对武汉还很不了解。

再者,武汉的美食品种丰富且价廉物美,在全国同等大城市中能用同样价钱吃好吃饱独此一家,武汉吃的消费真心不贵!

武汉最近里面发展越来越好,市民的收入水平、居住条件、幸福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武汉作为大县城的形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大武汉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城市,虽然现在在快速复兴中,但是我们希望这座城市能够发展得更快更好一些。因为武汉的发展,不是在于武汉本身,武汉的发展成果也并不是武汉独享,而是武汉的历史责任就是引领整个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振兴。

所以,还是希望武汉的发展能够做一些变革。

第一,希望武汉能够设立直辖市。武汉作为世界第一大城市,仍然是一座省辖市,武汉的发展当然会大大受到制约。希望武汉争取设立直辖市,以武汉城市圈1+8为基础,作为武汉直辖市的版图。而湖北省剩下地区和重庆市的黔江地区、万县市辖县组成三峡省。

第二,希望打造武汉成为中西部的金融中心,在武汉设立武汉证券交易所,交易股票、期货、债券等证券产品。

第三,希望国家出资把武汉下游的所有长江大桥净空都加高三十米,保证有五十米的净空,提高长江的通航条件,浚通长江,让五万吨船舶常年抵达武汉。

第四,武汉的城市规划规格档次提高一些,道路宽阔一些,路网密集一些,地铁建设力度要加快,要把地铁规划覆盖到整个武汉城市圈。旧城改造的力度要加快一些。特别是,要重视绿化、公园等的建设布局。

武汉的定位,应该是比肩东京纽约伦敦的大城市,而不是普通的省会。因为中国只有北京、上海、武汉有条件打造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1.继续加大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切实减少和杜绝不作为慢作为及推诿扯皮现象,努力创造更好的投资创业大环境,争取引入更多的好企业来武汉发展,保持经济发展后劲。

2.保证城市建设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继续做好城市发展规划,加强监督检查,保证规划落实到位而不走样。加大对违反城市建设规划行为的处罚力度。

3.努力使城市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过度,尽早建立高标准的城管考核标准与运作模式,,使武汉市的市容市貌有较大改观。

4.加快推进武昌地区沿江核心区段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发展更加合理协调丰满靓丽。

我不是武汉土著,只是在武汉才十几年。刚来武汉时不习惯武汉话,出口成脏。虽然只是说话习惯,并不是骂人,但是对于刚来武汉发展或是旅游的人来说,印象就不好了。还有以前从车内向外扔垃圾,每年夏天看海。随着武汉近年来快速发展,真的是每天不一样了。城市高楼多了,地面干净了,落户武汉的人也多了。还有光谷时不时的在央视露脸,都使武汉的形象越来越好了。希望以后能继续苦练内功,越来越好。至于建议也说几点吧:

一、武汉现在规划了长江新城,有人不看好,认为前面领导人走茶凉,一个领导一个规划。也有人认为一个光谷就够了,再来一个长江新城只是画饼而已。我记得第一次看到光谷的新闻好像是1998年,什么报纸忘了。新闻上说光谷成立了,要创造3000亿GDP,再造一个武汉。豪言壮语尤在耳边,后面很多年都没有关注了。如今已经20年过去,光谷的成就有目共睹。不得不说当时的领导有超前眼光,更重要的是一直把这个规划坚持下去。长江新城也一样,既然规划好,就要坚持。可能三五年没有什么变化,那就十年二十年。雄安新区都是千年大计。

二、有人说武汉商圈多,都发展不起来。我要说的是武汉的地理位置和特征决定了武汉多中心发展。因为长江和东湖的隔离才有了汉口商圈、武昌商圈和光谷商圈。今天武汉被定义为超大城市。因为武汉的环境承载力大,以后会是2000万人口的城市。周围是卫星城,形成城市圈。必然需要多中心发展。目前要继续招商引资,引进人才。比如智回武汉、第二总部、大学生留汉。众多创新都走在了前面。

三、武汉大而不细。因为水域的原因,武汉看起来很大。在城市细节管理方面还是有些不足。比如坐火车快到站时看到的是低矮的棚户、满地的垃圾。武汉站建成也有十年了,周围的发展不是很好。以前下了火车厕所都不好找。最近杨春湖公园建起来了。车站外也修了厕所。变化是有,但是太慢。这个地方规划的城市副中心何时能有点起色。

作为一个在广东呆过几年,江浙沪地区呆过十几年的湖北人。这几年经常去武汉,打算明年在武汉定居。我个人感觉武汉和沿海一带城市最大的差距是环境和郊区的交通。像武汉很多地方去市区连一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比如什么黄陂的盘龙城,武湖啊。新洲的阳逻啊,甚至离武昌很近的白沙洲啊等等很多地方的路太差太破了比沿海一带的小县城的路都差很多,希望武汉的当政者们多去沿海发达地区看看,学习,把武汉的郊区也发展好一点,特别是郊区进城的路修好一点。

武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但是,一个特等大事、实事,关系到1600万人口的武汉长江的污染之事(长江日报2018.8.7版面报道4版)

盘踞在武汉市区三环附近、长江边、东湖旁,是的就在东湖旁的城市钢厂“武钢”、“青山热电厂”和“80万乙烯”(“三废”重污染源)与武汉这座“中国第五城”的高质量发展形成鲜明对比,武汉首先要摘掉“重污染城市”的帽子,据湖北省环保厅公函,“武钢”消耗了所在地武汉53%的煤炭,排放了60%以上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还为这座湖北省会贡献了80%的粉尘,触目惊心,扎扎实实彻底“关停并转”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实事。

武汉既没有“铁矿”,也没有“煤炭”,更没有大型“油田”,钢铁生产、火力发电、化学产品成本高昂,对长江环境的污染极其的严重,有百害无一利,如此显性明摆的事实,“关停并转”是必然出路,别再对“破旧车修修补补”了,治标不治本,“表面光”,只是一时不能一世,“拖拖拖”,(确实是刻不容缓,时不待我了),再次浪费社会人财、生态资源,破坏环境。长痛不如短痛,壮士断腕,本着为人民负责的态度,担负起历史责任!向首钢(搬了)广钢(关了)济钢(“炸”了)学习吧!!!

“武钢”、“青山热电厂”、“青山化工区”(80万乙烯),就像是长江边上的“毒瘤”一样,……

你觉得武汉需要哪些政策支持?

建议国家出台一些中长期政策帮助湖北特别是武汉市重回正常的发展轨道,具体包括:

第一,2020年和2021年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减轻湖北特别是武汉企业的负担。2020年,对湖北省特别是停工时间最长的武汉市企业给予增值税返还和企业所得税减免(根据不同地市停工时长调整优惠比例)。2021年,根据2020年湖北和武汉市整体经济运行指标,延续或调整优惠幅度。

第二,2020年全年通过个税减免或调整个税起征点,减轻湖北特别是武汉市企业员工的个税负担,给困难人群发放一定金额的消费券,帮助湖北特别是武汉提振消费市场。

第三,通过企业优惠政策促进就业。对于在2020年增加就业岗位的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包括按实际新增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第四,外贸促进政策。加大对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企业的出口退税率,促进外贸工作的恢复。

第五,通过金融扶持政策促进企业投融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湖北特别是武汉地区信贷投放。加大对湖北特别是武汉的重点企业、支柱产业、中小企业和失业人员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力度支持湖北特别是武汉地区的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资本市场融资和企业上市工作。

第六,通过产业扶持政策助力湖北特别是武汉市回到正常发展轨道。大力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符合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产业优势的重点项目落户湖北、落户武汉。合适的国家重大、重点产业项目向湖北特别是向武汉市优先倾斜。

第七,在1-3年内对湖北特别是武汉市政府给予重疫区过渡期财力补助,并加大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的税收留成比例,帮助地方政府恢复财力。

感谢邀请回答。

随着疫情得到初步控制,武汉于2020年4月8日零时正式解封。企业陆续复工,商家陆续开业,人们的生活陆续恢复正常。但真正的生活是否能如同疫情之前呢?武汉要需要哪些更多的相关政策支持呢?

作为武汉人,我浅析,武汉需要以下三项支持:

新冠疫情对武汉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在刚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

而经济的下滑影响最多的是普通的务工人员,随之而来的是降薪解雇和失业。

为了稳定生活和失业人群再就业,相信政府会给予更多的就业政策支持。

近年来武汉的经济越来越好 带给了更多年轻人更好的创业机会和工作条件,但老年人不在其列。

而新冠疫情对老年人的影响是最大的,尤以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最高。相信武汉政府会给予更多的老年人支持。

科技以人为本,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培养更多的人才。

随着新馆疫情的爆发,相信大家意识到只有高精尖的人才,包括医疗人才,科技人才。科学人才的才能通过所学所知而暂战胜疾病等各个方面的困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武汉不缺人才缺的是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武汉不缺人才缺的是政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